内容简介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它是一个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好比树木的根基,没有人会看到繁茂枝干下的树根,但它决定了树的一切。

本书将“第一性原理”的思想引入创新与商业领域,用8个思维模型和实践方法,帮助企业与个人厘清问题的本质,直达本源。

我们常问,未来十年什么会变化?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未来十年什么不变?如果能找到不变的,把所有的资源和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在不变的事物上,其力量不可同日而语。让我们用第一性原理重新认识世界。探索内在的力量,成就非凡的人生。

作者

李善友,混沌大学创办人,致力于创建创新学科体系,将“第一性原理”“非连续性”“第二曲线”等哲学科学思维引入商业教育,帮助创新创业者认知升级。

曾创办知名互联网公司酷6网,并带领酷6网使其成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视频网站。

2011年起,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中欧创业与投资中心执行主任。先后创办了“创业营”和“创投营”,首次将颠覆式创新、互联网思维等创新理论引入创业课堂,影响了无数商业界精英。

作者: 李善友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智元微库 OPEN MIND
副标题: 混沌大学第二部创新必修教科书
出版年: 2021-1
页数: 200
定价: 6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542649

内容摘录

自序

  • 要想生存下来,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即将坍塌的根基,这一条路相对容易一些,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二是找到新地基。
  • 真正的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唤醒,把大家带到洞穴之外。
  • 柏拉图把人类的认识分为4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想象、信念、理智和知识
  • 我将人类的思维分为4层,由低到高依次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哲科思维和觉性智慧。
  • 熊彼特有一句名言:“你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绝无可能出现一辆火车。”
  • 只有从一条曲线到另外一条曲线的非连续性创新,才能产生经济的十倍速增长。
  • 哲科思维。课程根基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和欧几里得的“公理化思维”。
  • 根智慧。它还在疯狂生长中,扎根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乔达摩的“觉性智慧”。科学时代的根本问题是:它成立于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上,却无人关心这个黑洞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只顾快速向前奔跑。今天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是这个结构性缺陷的表现而已。
  • 个人使命如何与组织使命同频共振形成合力?

第一章 第一性原理: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

  • 第一性原理: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
  •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
  • 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 人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基本逻辑方式:一种是归纳法;另一种是演绎法。
  •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形式,这是一种内置在人类基因中的思维定式。人们会从具象的经验中归纳出抽象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这个规律称为“经验”。
  • 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很奇怪的思维,简单来说,它是一种逻辑自证的学问。只要具备元起点,人们就可以通过演绎法一步一步推演出未来。

空间性归纳与时间性归纳

  • 人们在使用归纳法时,往往会先设定一定的参照。而从人类的思考惯性出发,这种参照往往是空间或时间。
  • 所谓空间性归纳,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默认在某个空间内有效的规律,在其他空间甚至全部空间中也是有效的。
  • 时间性归纳,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认为某些在过去的时间里成立的规则,在当前甚至未来的时间里也同样有效。
  • 归纳法是一种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中的思维方式。

归纳结果的可重复性

  •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新工具》一书中首次提到了科学主义的归纳方法,该方法被称为“培根方法”。
  • 他认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通过搜集资料,有计划地观察、实验和比较,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 独立的可重复性是科学界检验规律是否成立的重要方法论。如果不能通过验证,实验的成果就无法被学术界认可。

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 我们通过归纳法总结出来的规律就一定是真实的。
  • “休谟问题”。他认为“我们不能以先验的知识证明未来就会和过去一致,因为(在逻辑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明显事实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
  • 简单来说,休谟提出的就是所谓的“归纳法谬误”,其实是在强调未来的世界未必与过去或者现在的世界相同,所以在过去或现在有效的规律在未来却不一定依旧成立,即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小概率事件,推而广之为整类事物超时空所共有的规律。
  • 人类所犯的很多错误都是源于把边界之内的规律不恰当地推到了边界之外。
  • 归纳法谬误说明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一直在使用甚至在未来会继续使用的思维模式并不能准确地诠释事物背后的规律。
  • 即使所有前提都是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保总结得到的结果一定为真,而独立可重复性验证规则的存在,只能用来判断归纳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却无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
  • 英国哲学家卡尔·雷蒙德·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所说的那样,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的一切知识都是推测和假想,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和创造,从而使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中得到解答。
  • 波普尔得出了科学的第一大特性——可证伪性,即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个学问才是科学。如果一个学问永远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学问就不是科学。
  • 总而言之,归纳法只能证伪,却不能证明。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的隐含假设

  • 能够成为创业者的人,自信是必备的个人特质之一。而过于自信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认知格外信任。
  • 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忽略或默认推论过程中的隐含假设。所谓隐含假设,就是推论在逻辑层面的大前提。
  • 在涉及时空转换的归纳思维当中,时间性归纳法的隐含假设是未来和过去一样;空间性归纳法的隐含假设是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的特性相同。这两种隐含假设虽然也经过验证,但是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规律。
  • 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这也是辩论高手的常用方法,从基石和结构切入,不要从内容入手。
  • 实际上,我们只是在使用归纳思维证明这种隐含假设是正确的。而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所以我们自认为合理的隐含假设,只不过是时空上的连续性假设。
  •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隐含假设,它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性假设,而连续性假设并不是归纳法本身能够证明的。我们需要的证据是我们要证明的对象,
  • 从逻辑层面来看,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证明连续性假设,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悖论。
  • 连续性假设不是一个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一个非逻辑的武断,它是一个默认正确的隐含假设,而不是必然正确的知识。
  •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说过,“哲学家的事业在于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
  • 如果你有机会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你会发现生活、工作中很多所谓自明的东西,其实都是假设。

求存不求真的阿喀琉斯之踵

  • 休谟说,所有建立在经验归纳法之上的知识都不叫知识。
  • 针对这种问题,人类进化出一种合理的认知习惯,即用较小的认知成本获得维护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信息量。
  • 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这样才能在付出最小成本的前提下,获取相对正确的知识,所以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可以帮我们生存下来,或者暂时性生存下来。这就是人类的最小作用力原理。
  • 人类在知识的获取和传授过程中,通常都是默认未来不会变化,节约大脑的预算空间,从而用较小的能量消耗,维持了生存所必需的认知能力。
  • 尽管现阶段的所谓知识并不是真理,但它对于维护我们的生存足够了,这就叫“求存不求真”。
  • 任何归纳法都有时空边界,一旦越过边界就会遭遇非连续性节点,原本成立的规律立即失效。但人类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人类不但总是忽略边界的出现,而且在跨越边界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规律去衡量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 当企业的发展发生重大改变,第二曲线和第一曲线存在非连续性时,在原有业务曲线中经验丰富的员工,在新的业务曲线中往往表现得拙劣。因为他们身处体系之内,被连续性假设裹挟,根本无法摆脱思维惯性对自身的禁锢,如同我们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抓起来一样。

演绎法三段论

  • 归纳法是将眼睛看得到的事实归纳为规律,基本上用的是感性思维,而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用智形式。
  • 演绎法起源于古希腊的演绎知识,是一种根据元起点利用正确的逻辑推导出新知识的思维方式。
  • 柏拉图(Plato)对此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知识就是回忆,即真正的知识是本来就有的,你只要把它回忆起来,以它为元起点就能推导出全部的新知识。柏拉图的这一思想为演绎法奠定了基础,但没有提出具体的推导方法,这部分工作是由他的学生,即同样作为希腊三贤之一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来完成的。
  •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一件事物推导出另一件事物,中间存在一个必然的导出,而这个导出的过程就是所谓的逻辑。
  • 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 是逻辑引导实践,还是实践引导逻辑。换句话说,这个问题涉及逻辑是真实的,还是实践是真实的。
  • 东方古老文明的本质是技术和艺术,而技术和艺术是建立在实践操作之上的,实践操作在先,经验总结在后,这是典型的归纳法。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运行在操作上的试错法,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就是东方人思维的原型。我们相信实践第一,真知第二,真知建立在实践之上。
  • 起源于古希腊对哲学和科学思考的演绎法思维模式更倾向于相信逻辑假设在先,实践检验在后。
  • 我们可以先用一个抽象的理论假设来指导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然后用未来的实践结果来检验这个理论是否成立。这种思维方式的缺点是速度慢,想要找到一个深刻的抽象理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其优点也非常明显,根据这种思维模式确认出来的理论,往往具备可迁移性,只要在逻辑上成功地推导出一个共同的抽象概念,与此相关的所有具象问题就都可以解决。
  •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只要逻辑成立
  • 相信本质思考,相信逻辑和必然的导出,相信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 企业在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换的区间,也就是我命名为创新的领域的时候,需要的就是演绎法,即大胆提出假设,并用实践去验证。

前提的准确性是演绎法的隐含假设

  • 在科学领域,科学家总是把第一性原理称为第一因;在哲学领域,哲学家常常将第一性原理与逻辑奇点画上等号。
  • 虽然演绎法思维可以从逻辑的维度高效地解决某个领域的全部问题,但演绎法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能证伪
  • 在演绎法推导的过程中,只有前提正确,结论才能正确。但是,我们如何确认前提是正确的呢?归根结底,演绎法的前提来自归纳法,所以演绎法终极无效。
  • 使用演绎法的关键在于确保前提的正确性,即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
  • 这时有且仅有一条路,即三段论的前提如果不能来自归纳法,就必须来自一个更高链条的演绎推理所推导出的一个结论。
  • 演绎法的链条不能无限地倒推下去,最终必须有一个基石,即一个能够自确定的元起点——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

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基石假设

  • 第一性原理+演绎法==>理性系统
  • 也就是说,依据已经给定的某个第一性原理,加上演绎法的推理方式,我们就可以把系统之内的其他所有命题推理出来。换句话说,任何理性系统内部都是用演绎法来推论的,而推论必须建立在第一性原理之上
  • 第一性原理的特性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是系统之外的,既是自确定的,也是元起点,对应我们在中学学到的概念“公理”;它是基石假设,是整个推理过程中的第一因,又被称为逻辑奇点等。
  • 只要是决定系统的元前提,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第一性原理。

不是系统之内,而是系统之外

  • 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系统的中心思想,而是这个系统之外、之前的一个元前提。
  • 中心思想是在系统之内的,是由第一性原理加上演绎法推导而出的。

第一性原理的层级之分

  • 在演绎法中,大系统的中心思想可以作为小系统的第一性原理,这意味着第一性原理是有层级之分的。
  • 某一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既可以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元起点,也有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母系统的中心思想,作为子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 所有比我们想要推导的理性系统范围更大、层级更高的母系统,其中心思想或者推导结论都可以作为子系统第一性原理的来源。

第二章 公理化思维:人类理性思维的顶级智慧

  • 公理化思维,以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去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进而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
  • 公理化思维就是人类在生活和工作中,以公理或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思维去推理,并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的一种方式。

欧氏几何:人类思维的奇迹

  • 欧几里得最重要的身份是哲学家,他之所以会开创“几何”这门学科,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哲学思考的工具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研究哲学。
  • 作为一位哲学家,欧几里得最早提出了公理化思维,他在《几何原本》中运用形式逻辑的方式,建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
  •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5条公设[1]:
    1.由任意一点到另外任意一点可以画直线。
    2.一条有限直线可以继续延长。
    3.以任意点为中心及任意的距离[2]可以画圆。
    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5.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某一侧的两个内角的和小于二直角的和,则这二直线经过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相交。[3]
  • 同时,公理也有5条[4]:
    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3.等量减等量,其差仍相等。
    4.彼此能够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整体大于部分。
  • 欧几里得认为“公理本身是自明的,公设没有公理那样自明,但也是不加证明而承认其真实性的”。
  • 他才提出“公理适合于一切科学,公设是几何所特有的”这种说法。

一切学问都是证明系统

  • 德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说过,“数学上的所谓公理,是数学需要用作自己出发点的少数思想上的规定”。
  • 数学这门学科是在公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导而得到的,比如欧氏几何。
  • 一切学问都是证明系统,但凡没有证明的东西都是虚假的东西。
  • 欧氏几何是一种逻辑实体。所以解几何数学题并不重要,解题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有公理作为支撑的思维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 演绎法思维方式:从为数不多的公理出发,推导出所有定理和命题,从而构建了整个平面几何体系。

从《几何原本》到公理化思维

  • 欧几里得用现实世界不存在的点、线、面及其关系,超越感官对我们的禁闭,从已知推出未知。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发展到今天,依靠的就是从已知推导未知的能力。
  • 从已知推导未知,这就是数学和几何学被称为神性学问的深层原因。公理化思维可以超越感官对我们的禁闭,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推导出全新的世界。

公理化思维的应用

  • 达尔文的进化论体系有两条公理:第一条,遗传变异;第二条,生存竞争。在这两个公理的基础上,达尔文通过逻辑推导得出了他的自然选择进化论
  • 爱因斯坦还说过,“理论家的工作可以分成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其次是从公理出发推出结论”。
  •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建立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这两条公理之上;而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这两条公理之上。

让哲科思维点亮中国的创新者

  • 在古希腊的哲学里,任何结论都不重要,中间的推理过程才是重要的实体,这是一种与东方的传统思维恰恰相反的思维方式。
  • 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型”以中间的推理逻辑为实体,东方文明中的“原型”以结论为实体,这种微妙而重要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路径。

第三章 破界创新:打破基石,边界外延

  • 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创新“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是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
  • 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则提出了一种更加直接的说法,“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

破界创新三部曲

  • 所谓的破界,不是破外在现实的边界,而是破内在认知的边界。
  • 第一性原理作为理性系统得以形成的元起点,虽然支撑了整个理性系统,但它同时也禁锢了这个系统的边界。它是系统得以形成的根基之处、最大的确定性之源,因此也是系统的最脆弱之处,是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
  • 将作为基石假设的第一性原理击碎。
  • 只有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才能从现有系统中跳出,找到并打破束缚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 重构的“基石假设”一定要比原有的第一性原理层次更深、强度更大,这决定了新系统的边界和强度,否则便是白费力气。而更深、更大的系统通常都存在于基础学科中
  • 破界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是在内容上做功,而是在结构上做功

破界创新的难点

  • 破界创新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发现和打破隐含假设。
  • 通常,最常见的隐含假设就是群体信念,它包含你与周围人的共识,也有行业的常规,它们往往构成我们认知的隐含假设,而你身处群体信念之内,却难以察觉。
  • 所谓群体的信念都是最危险的隐含假设。尤其是它已经深入人心到变成一种常识或者共识,当人们根本不会去质疑它甚至是忘了质疑它的时候,人们就会被这个群体信念禁锢。
  • 我们提出了某种假想,然后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把这种虚构的故事具象成了某种现实的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这种假想,最后虚构的故事就成了真理。
  • 学会质疑群体性的共识,敢于打破群体信念,这是破除隐含假设的方法之一。

科学领域的破界创新

  • 纵观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用3个著名科学家所代表的系统(托勒密天文学、哥白尼天文学以及开普勒天文学)来概括天文学的3个发展阶段。

  • 王东岳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思想家为我们打造的思想世界中。”

    王东岳(1953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中国当代独立学者。 他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提出了“递弱代偿原理”,[1]其代表作品有《物演通论》《知鱼之乐》等

  • 几乎所有真正的科学革命,都不是新发现的革命,所有重大科学革命都是由范式转换引发的。

IBM和乔布斯的破界创新

  • 破界创新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识别并打破现有系统的“隐含假设”。每个巨头都有自己的隐含假设,这也构成了他们的事业边界。因此,识别并打破隐含假设是破界创新的关键点,也是企业增长和个人成长的不二法门。同样,对于市场的后来者,识别并打破巨头的隐含假设,也是后来者超越巨头的关键点。
  • 第一台商用计算机是由雷明顿兰德公司(现Unisys),于1951年6月14日生产发售的优尼瓦克计算机(UNIVAC-1)。
  • 没有人能对一种全新的事物进行市场调查,也没有人能对还未上市的产品进行市场调查。
  • 第一步,先打破科研市场的隐含假设;第二步,重构基石假设——计算机在商用市场的潜力巨大;第三步,升维第一性原理,在新基石假设之上重新构架,全力投入、将单一要素最大化,最终形成新的市场。

成为创新企业家

  • 么是“隐含假设”?答案就是周围人的群体信念。往往那些大家都深信不疑、不被质疑的东西,才是给予你最大限制的隐含假设。
  • 康德说,“所谓哲学起始于对所谓自明的东西的追问”
  •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始于对万事万物的惊异,这种初心才是产生创新的源头。
  •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格雷戈里·蔡汀(Gregory Chaitin)的著作《证明达尔文:进化和生物创造性的一个数学理论》中,吉安-卡洛·罗塔在推荐序中将数学家分为两类——解题家与理论家。解题家解决的是一个已经被认为无望解决的问题,本质上是保守主义者,对新理论总是充满怀疑;理论家最荣耀的时刻则是发现一个新的理论,它不能解决任何老问题,却使它们变得无关紧要。
  • 破界创新并没有解决原有系统的极限问题,但是让原有系统的极限点问题变得无关紧要。如果我们眼睛永远盯着系统边界里面的问题,将永远突破不了边界。

第四章 组织刷新:使命—战略的破界创新

  • 隐含假设对应到组织时,往往表现为使命、文化,所以发现并打破隐含假设的过程,往往是重建使命、文化和战略的过程,我们称其为“组织刷新”。

纳德拉刷新微软

  • 纳德拉在自己的《刷新》一书中,曾经提到这样一种说法:“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该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 大多数独立系统都会不由自主地趋向于熵增,随着熵[1]的持续增加,任何组织都会到达混乱无序状态的临界点。如果任由企业在无序的状态下继续发展,系统迟早会崩溃。
  • 使命是一家公司的战略起点和支撑点,任何一家公司的旧战略都是基于旧使命的,当你刷新使命时,新的战略就会自然涌现

刷新文化

  • 纳德拉非常相信这句话,他说:“最终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是其现行文化的滞后反应。”
  • 任何文化一开始都是为了维护载体在某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生存。但是环境会发生变化,所以最后几乎所有文化,在变化的环境里,都会变成对载体的戕害。如何破除这种戕害?答案是改变思维结构。
  • 文化是一个由个体思维组成的复杂体系,比如在我前面的这些人的思维。文化是一个组织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但塑造它的是个人。
  • 固化型思维的公司总在逃避风险,却又期待创新的出现。而成长型思维则会把关注点从到底做错了什么,转变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固化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相比,一个是看结果,一个是看过程。

刷新战略

  • 如果你的企业暂时没有使命,就不要硬套,找到深层次的隐含假设或第一性原理,作为战略基石就好。

第五章 第一创新:基于第一性原理进行创新

  • 何谓“第一创新”?如果说破界创新的关键词是“破”,那么第一创新的关键字则是“立”。它是公理化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用逻辑思维将其拆解,进而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打破原有认知,寻找并建立新系统的过程。
  • 破界创新有3个步骤:识别隐含假设,建立基石假设,构建全新系统。

从归纳创新到演绎创新

  • 使用演绎的方法直接定位到某种对企业发展有根源性促进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然后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导出新的创新模型,最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指导创新实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第一创新

  • 我们在商业系统中是找不到商业系统的第一性原理的,只能在更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才能找到它,因此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可以作为商业的第一性原理。
  • 在所有的学科中,哲学的基础性地位毋庸置疑,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生物学的发展,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哲学思想的第一性原理之上。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 查理·托马斯·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说过:“如果你只是在商业领域思考,你的视野将会非常狭窄。如果你想更好地投资,必须更深刻地理解世界。”
  • 多元思维模型。
  • 往深刻的角度剖析,我们自认为是在使用大脑进行思考,其实只是用大脑中既有的思维模型在思考。如果外界在我们的大脑中植入了某种思维模型,我们自然就会用这种思维模型来思考。但是,如果这种思维模型是错误的,或者只用一种思维模型来看待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扭曲,这就是所谓的“锤子综合征”。
  • 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的临界质量模型、生物学的现代综合进化论、化学的自我催化模型,以及工程学的备份模型等。
  • 掌握100个模型就差不多可以拥有通识智慧了,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不超过10个。

人类文化的元知识

  • 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
  • 8条重要学科的重要内容:第一,在哲学领域中,他列举了原子论[4];第二,在数学领域中,他列举了欧氏几何;第三,在生物学领域中,他列举了自然选择;第四,在经济学领域中,他列举了“看不见的手”;第五,在政治学领域中,他列举了“人人,生而平等”;第六,E=MC2;第七,熵增定律;第八,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
  • 知识、元信息的内容,就是各个学科的基础理念。
  • 利用人类的元知识作为第一性原理,去建立新的思维模型,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将这种思维模型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创新

  • 马斯克曾在接受TED主持人采访时,阐述了他的“第一性原理”:“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 它不是把不同领域里的经验归纳出来,而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思维的拆解,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打破原有的群体认知,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去建立新的更好的系统。

第一创新的力量

  • 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被传统和过去的经验束缚太多了。人们几乎不从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思考任何问题。他们会说‘我们会这么做,因为我们过去都是这么做的’,或者‘没人这么做,所以这么做肯定不对’。但是,这么想真是太荒谬了。你需要从零开始建立你的逻辑推理,物理学上,我们叫‘从第一性原理开始思考’。你从基础概念开始,然后从那里开始建立你的逻辑推理,最后再看你的结论到底成不成立。你的结论和其他人过去得出的结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 迁移式学习首先应将知识拆解为基本原理,把知识看作一棵语义树很重要。深入细节或枝叶前,保证你可以理解基本原理,也就是主干和大分支,否则细节和树叶就没有可依附的东西。其次,在新领域中重构基本原理,然后在其上悬挂细节。从一个领域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另一个领域,就是将学习到的人工智能、技术、物理和工程学等基本原理在不同领域重构。

源自使命的动机

  • 作为企业家、创业者和创新者,什么时候我们也敢于梦想、敢于直面重大问题,并且不抱怨、不犹豫,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心胸才能宽广,才能真正地引领这个世界。
  • 马斯克说过,实现任何大目标都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就是“意志”。敢于梦想大目标,并实现它,其实是极度孤独的,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因为在实现目标之前,由于目标的“不切实际”,没有人会相信你,也没有人会支持你。
  • 我们应该敢于敲碎每一个人的玻璃罩子,敲碎每一个生命的局限性,敢于去碰触那些大问题和本质问题,敢于在无限的思维张力中去呈现生命的无限精彩。我想这是马斯克于我们、于这个时代的启示,而这种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商业。

第六章 万物至理:宇宙的终极密码

洞见公理比推导更加困难

  • 爱因斯坦认为,理论家的工作可分为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其次是从公理出发推出结论。

理念世界与思想实验

  • 康德说过,所谓哲学,“起始于对所谓自明的问题的追问”。

对牛顿力学体系的质疑

  • 在爱因斯坦之前,物理学经历了两次伟大的统一:第一次是牛顿统一了天上和地上的引力;第二次是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力、磁力和光。

用理论定义现实

  • 爱因斯坦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逻辑与现实相矛盾,那就改变现实吧。

爱因斯坦的升维

  • 爱因斯坦认为,在问题的原有维度上不能解决问题;在原有维度上,只能呈现问题;只有换一个维度,才能解决现有问题。

推导出的广义相对论

  • 按照爱因斯坦的设想,大质能的物体会造成周围的时空场弯曲,如果有其他物体在这个时空中运动,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然会呈现出弯曲的运动轨迹。

第七章 从众效应:“真理”的真相

两种真理观

  • 德威特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真理观:一种是真理符合论;另一种是真理连贯论。
  • 所谓真理符合论,就是信念是否与客观事实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客观事实一致,就是真理。而所谓真理连贯论,是指信念与群体信念是否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群体信念一致,就是真理。

真理符合论

  • 真理符合论是绝大多数人的真理观,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相信的真理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 对人而言,根本没有独立于“主观信念”之外的“客观事实”,或者说所有的客观事实都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信念当中。
  • 任何一个客观事实都是与人类大脑中的某些主观意识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产物。
  • 所谓的客观事实,都是用主观信念覆盖于其上,而且根本无法与主观信念相剥离。如果你没有主观信念,你就无法感受到客观事实,而一旦你用主观信念去处理,那么“客观”两个字就不存在了。
  • 我们只能将信念与信念进行比较,而不能将信念与事实进行比较。
  • 肉眼可见光在所有的频段中,只占了仅仅十万分之一
  • 光原本只是能量,是波长,但是视觉把光的波长扭曲成“颜色”。
  • 所谓颜色,并不是客观事实,只是大脑中的主观模型而已。
  • 这个角度讲,我们生存的真实的世界,可能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它们都是假象。正如释迦牟尼在《心经》中所说的那样:“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 明朝著名的心学家王阳明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意思是说,所有的事物和道理都存乎于心。
  • 自然万物运动和结构总是采取某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最小作用力原理”,从这个角度讲,“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求真’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设定的。”
  • 我们只能感受到我们主观感受到的东西,永远不能直接感受到所谓客观存在的客体。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人类的主观思维模型,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 真理符合论是绝大多数人默认的对真理的判定标准,但是其中的隐含假设,也就是客观事实这个定义居然是不成立的,如果客观事实无法判定某个信念是否为真,那么真理符合论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真理连贯论

  • 根据信念与群体信念的一致性,判断信念是否为真理的方法。简单来讲,如果某个信念与群体信念一致,那么这个信念就被认为是“真理”。
  • 如果用群体信念作为判别真理的标准,那么这个群体信念本身是否为真由谁来判定呢?
  • 此时,我们发现无论是真理符合论还是真理连贯论,它们判定出来的真理实际上都是某种形式的群体认知,离真正的真理还有很大的差距。德维特在《世界观》一书中也解释过:“我们的信念有直接经验、事实证据的其实少得惊人。多数信念(甚至全部信念),我们相信它们,是因为它们与我们所在的群体信念体系连贯所致。”

从众效应

  • “我可以准确地计算天体运行的规律,却无法预测人们的疯狂。”这是牛顿在经历了“南海泡沫”之后所说的一句话。
  • 身处群体之中,即使群体信念错了,原则上我们是不可能看出群体在犯错,这就是所谓的真理的结构性缺陷。
  • 为什么在现实中,很多人认识到了群体信念的缺陷却始终不敢言于人前,个体的清醒在集体的狂欢中从来都不会引人注意。

逃不脱的乌合之众

  • 群体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认为心理学上所谓的“群体”会表现出某些新的特征,它与群体成员们原来具有的个体特征大相径庭。在这个基础上,勒庞又延伸出3个重要的观点,即群体无智慧、群体无逻辑和群体无意识。
  • 群体无智慧
  •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 换句话说,集体中智商出现突破性提升的个体,碍于群体认知的限制,只能压抑自身智慧的进步。
  • 群体无逻辑
  • 在群体内部,逻辑始终无效。
  • 一方面是因为推理属于人类的后天技能,而群体思维是人类还处于直立人阶段就植根于基因中的认知,所以“群体没有任何批判性精神,群体不会推理或总是错误地推理”;另一方面,“逻辑的法则对群体不起作用,群体只会形象思维,也只能被形象打动”。所以,优秀的演说家靠的总是感性而不是理性。
  • 对群体而言,“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而“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 群体无意识
  • 群体无意识,我们也可以理解群体无自由意志,这是让我最为悲愤的一点。
  • 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体不再是原本的那个自己,而变成了不再有独立思想的傀儡”。因为“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
  • 个体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那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认知如何跳出

  • 英国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说:“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独立思考。”因为群体中的独立思考等同于用自己的意识去对抗天性,用思想去对峙身体。

第八章 批判性思维: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 不是批判思维的内容,而是批判思维的结构,即寻找到任何系统的隐含假设并打破它。
  • 在现实世界中,虽然没有绝对的真理,但却存在大量暂时正确的信念和逻辑。对于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这些暂时正确的理念,足以作为指导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基石”,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及的“求存不求真”。
  • 在逻辑学领域,信念“正确”的判断标准是“逻辑三洽”,即自洽、他洽和续洽。在讲解批判性思维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逻辑三洽。

逻辑三洽

  • 逻辑自洽

所谓逻辑自洽,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体系环节自身可以自圆其说;二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与相关事实之间可以相互证明。

  • 逻辑他洽

逻辑他洽就是信念所处的逻辑系统,要与周边相关的逻辑系统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系统保持一致。

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

  • 逻辑续洽

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

主体性认同

  • 在逻辑和理性之上,始终存在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它阻碍了我们对理念正确的判断,这个力量叫作“我执”,而破除“我执”的过程需要应用批判性思维。
  • “我”作为人的主体,其实是不存在的。而由于“我”这个概念不存在,所以“我”必须依附于某个主体才能证实自身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表达“我”的时候,经常把它与其他物质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像是一种主体性认同,就像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的身份ID一样。
  • 在我们的生活中,99%的争吵其实都不是为了捍卫“我的思想”,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自身存在性的防卫。

批判性思维

  • 可证伪的“我错了”
  • 这里所说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因为某些失误而承认错误的行为,它本质上是在要求人们否定自己的存在。
  • 可证伪性来自犹太裔思想家卡尔·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他认为“是否具备可证伪性,是区分科学和非科学的第一指标”。
  • 比如一个人相信奇点大爆炸理论,但是如果有新的证据否定了这个理论,而他也愿意承认自己错了,那么这个人看待理论的态度就是可证伪的。
  • 科学家所具备的哲科思维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假设;第二步是证明。
  •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哪一年你没有破坏至少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一年就算白过了。”
  • 美国企业家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原则》一书中提到,“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 普遍怀疑的“我们错了”
  • 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很难想到要去证伪。只有在大脑中建立“普遍怀疑”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让个体对群体认知产生怀疑,为证伪奠定基础。
  • 肯尼斯·霍博(Kenneth Hopper)在《清教徒的礼物》一书中提到,“当足够多的人相信一种思想以至于它成为常识的时候,它就控制了我们。不是我们拥有了思想,而是思想占有了我们”。
  • 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John Keynes)也说过,“困难不在于接受新观念,而在于摆脱旧观念”。
  • 为了解决群体信念对个体认知的遮蔽,笛卡儿设计了一剂猛药,但同时也是一剂毒药,那就是“普遍怀疑”。
  • 说普遍怀疑是猛药,是因为它默认任何信念都是错的;说它是一剂毒药,是因为它让我们从群体信念黑洞直接跳到不可知论的旋涡中,甚至导致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这种不良思维的产生。事实恰恰相反,“不可知论”不但没有造成虚无,其背后的“普遍怀疑”精神反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这也构成了我们定义的“批判性思维”,即建立在普遍怀疑之上的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

  • 赫胥黎说“不可知论是唯一可靠的哲学”。
  • 不可知论最早出现在希腊的哲学理论中。苏格拉底被称为雅典最聪明的人,而他最为人所知的一句话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而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哲学起始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惊异象征着未知,而未知代表着不可知论。
  • 休谟认为,人类的知识都来自归纳法,如果来自归纳法,那么人类所有的知识都不成立。休谟是第一个质疑知识、时间、空间、因果律存在的哲学家。虽然没有给自己的质疑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他持续追问这个行为本身比答案的意义更加深远。
  • 康德提出了“物自体在彼岸,现象界在此岸,物自体不可知”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康德进一步提出,“人为自然立法”。我们的认知越深,边界就越宽,但真正那个世界是不可知的。
  •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科学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 所谓反共识,其实就是将批判性思维、普遍怀疑、不可知论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反共识

  • 罗素说:“这个世界的问题不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是傻子们坚信不疑。”
  • 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普遍怀疑,反共识。没有批判性思维,认知边界便无法打破,我们需要承认“我错了”“我们错了”的勇气。

名词解释

阿喀琉斯之踵

欧洲谚语,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脚跟,因是其唯一一个没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是他唯一的弱点。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被人射中致命,现在一般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 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乖儿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